您好,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
首页
疾病
症状
医院
医生
中药材
更多
保健品
化妆品
方剂
药膳食疗
针灸穴位
术语
典籍
古代医家
医疗美容
纠外翻1穴
- 穴位
纠外翻1,经外奇穴名。出自《常用新医疗法手册》。位于小腿内侧,内踝上缘上2.5寸,胫骨内侧缘后之凹陷处,左右计2穴。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、足外翻、腿软无力、发凉、跛行、站不稳等。直刺0.5-0.8寸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额旁一线
- 穴位
额旁一线,头针刺激区。别名胸腔区。位于头前部,额中线外两旁直对目内眦角,发际上下各0.5寸,即从膀胱经眉冲穴向前引一条长1寸的线。布有滑车上神经和眶上神经。主治冠心病、支气管哮喘、支气管炎、失眠、鼻病等。沿头皮平刺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额旁二线
- 穴位
额旁二线,头针刺激区。别名胃区、肝胆区。位于头前部,额旁1线的外侧,直对瞳孔,发际上下各0.5寸,即自头临泣穴向下透过前发际引一条长1寸的线,属足少阳胆经。布有眶上神经。主治急慢性胃炎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、肝胆疾病等。沿头皮斜刺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额中线
- 穴位
额中线,头针刺激区。位于额部正中、前发际上下各0.5寸,即自督脉神庭穴向前引一条长1寸的线。布有滑车上神经和眶上神经。主治癫痫、精神失常、鼻病等。沿头皮斜刺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肝胆区
- 穴位
肝胆区,头针刺激区。位于额部,从发际直对瞳孔处,向下划2厘米之直线为本区,即以胃区下缘向下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2厘米长的直线处,左右计2穴区。布有眶上神经。主治肝胆病引起的右上腹部疼痛。针尖沿穴区斜行刺于皮下后捻转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珠顶耳穴
- 穴位
珠顶耳穴,耳穴名。出自《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》。位于耳部,耳屏之尖端,两耳门当耳珠尖上。主治齿痛、耳病等。直刺0.1-0.2寸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顶椎穴
- 穴位
顶椎,经外奇穴名。出自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别名项椎。位于颈后部正中线,第7颈椎棘突之高点,大椎穴微上方取之。浅层布有第6、7、8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,深层有第6、7、8颈神经后支的分支。主治糖尿病、前列腺炎、小便频数、发烧、咳嗽、支气管炎、颈椎病、背胸痛、肩痛。针刺0.3-0.6寸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表四灵穴
- 穴位
表四灵,经外奇穴名。出自《针灸真髓》。位于脐上1寸两侧旁开2寸处2穴,布有第9肋间神经分支(内部为小肠),脐下2寸两侧旁开2寸2穴,布有第11肋间神经(内部为小肠),共4穴。主治咳嗽、支气管炎、肺炎。针刺0.5-1寸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鬼当穴
- 穴位
鬼当,经外奇穴名。出自《针灸集成》。别名大指甲后、眼点、眼痛点、明眼。位于拇指尺侧缘,指节横纹之尺侧端,拇指第二关节外侧横纹头取穴,与奇穴凤眼尺桡侧相对,左右计2穴。皮肤有桡神经、正中神经的指背神经和指掌侧固有神经重叠分布。主治结膜炎、麦粒肿、角膜白斑、夜盲、小儿消化不良、泄泻、扁桃腺炎、发热等。直刺0.1-0.2寸,或点刺出血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白喉穴1穴
- 穴位
白喉穴1,经外奇穴名。出自《经外奇穴汇编》。位于颈外侧部之上方,当耳垂后下方,下颌角与颞骨乳突尖联线之中、上1/3处,即三焦经翳风穴后上约0.5寸,下颌骨角侧取之,左右计2穴。浅层布有耳大神经的分支,深层有颈深动、静脉。主治白喉。针刺0.3-0.5寸,不留针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上一页
88
89
90
91
92
93
94
下一页
前往
页
确定
网站地图
Copyright © www.baidu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.
闽ICP备2023008180号-1
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