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
首页
疾病
症状
医院
医生
中药材
更多
保健品
化妆品
方剂
药膳食疗
针灸穴位
术语
典籍
古代医家
医疗美容
手足大指爪甲穴
- 穴位
手足大指爪甲穴,经外奇穴名。出自《类经图翼》。别名鬼眼。由手足大指(趾)爪甲处的四个刺激点作为一奇穴组成。主治卒中邪魅、癫痫、精神病、晕厥、恍惚、呃逆、呕吐、食欲不振等。灸3-7壮,或温灸10分钟;一般不针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推拿穴位
- 穴位
横门穴,推拿穴位名。出自《新医疗法汇编》。位于前臂屈侧远端正中线,腕横纹上0.5寸,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腕肌腱之间。主治呕吐、腹泻、腹胀、消化不良等。按推拿穴位常规手法操作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肩头穴
- 穴位
肩头,经外奇穴名。出自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别名肩尖。位于肩部,肩锁关节之凹陷中是穴,左右计2穴。浅层有锁骨上外侧神经等分布,深层布有肩胛上神经的分支。主治肩背痛、肩关节运动障碍、三角肌麻痹、上臂麻痹或疼痛、齿痛、瘰疬、囊痈、癣等。直刺0.5-1寸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天听穴
- 穴位
天听,经外奇穴名。出自《常用新医疗法手册》。位于颈后部,枕骨下际项部肌肉隆起外缘的凹陷,与乳突下凹陷连线之中点直下0.5寸处,即在胆经风池穴与奇穴翳明穴之间点下0.5寸,即安眠2穴下0.5寸处,左右计2穴。浅层布有枕小神经,深层有枕下神经等结构。主治耳聋等。直刺1-1.5寸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前神聪穴
- 穴位
前神聪,经外奇穴名。出自《类经图翼》。位于头顶正中线,前发际后4寸处,即位于百会穴前1寸,前顶穴后0.5寸处取之,计1穴。分布额神经额支。主治中风、风痫、小儿癫痫、脑贫血、头痛、眩晕、神经衰弱等。沿皮刺0.2-0.3寸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前后隐珠穴
- 穴位
前后隐珠,经外奇穴名。出自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》。位于足跖部,涌泉穴前后各0.5寸处,左右计4穴。浅层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分支,深层有第2趾足底总神经。主治腿部疔疮、下肢痉挛、跖神经痛、心悸亢进、高血压、小儿抽搐搦等。直刺0.3-0.5寸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后聪穴
- 穴位
后聪,经外奇穴名。出自《常用新医疗法手册》。位于颞部,耳廓背侧之根部,将耳廓牵引向前,耳廓背面根部出现弦筋之略上方,在耳根与发际之间点,三焦经颅息穴内侧,左右计二穴。布有耳大神经,枕小神经,面神经耳后支。主治耳聋等。斜刺0.3-0.5寸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后神聪穴
- 穴位
后神聪,经外奇穴名。出自《类经图翼》。位于头顶部正中线,即百会穴后1寸,后顶穴前0.5寸,前后发际正中点处。有帽状腱膜,分布枕大神经的分支。主治脑血栓、脑贫血、中风、头痛、癫痫、小儿急、慢惊风、眩晕、失眠、神经性头痛、鼻炎、痔疮、神经衰弱、癔病、精神病、脑震荡后遗症等。沿皮刺0.3-0.5寸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关仪穴
- 穴位
关仪,经外奇穴名。出自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位于膝外侧中线,腘窝横纹上1寸凹陷处,左右计2穴。皮肤有股外侧皮神经分布,股外侧肌由股神经支配,股二头肌由坐骨神经支配。主治女阴痛、小腹绞痛、腹中积寒等。直刺0.5-1寸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跟平穴
- 穴位
跟平,经外奇穴名。出自《常用新医疗法手册》。位于足根部,小腿三头肌腱上,内外踝高点连线与跟腱相交之中点,左右计2穴。在跟腱中,布有腓肠神经分支,深部为屈拇长肌腱,有胫神经分支,及胫后动、静脉与腓动、静脉的交通支。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、足下垂、马蹄足、足跟不落地等。直刺0.5-0.8寸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上一页
92
93
94
95
96
97
98
下一页
前往
页
确定
网站地图
Copyright © www.baidu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.
闽ICP备2023008180号-1
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