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
首页
疾病
症状
医院
医生
中药材
更多
保健品
化妆品
方剂
药膳食疗
针灸穴位
术语
典籍
古代医家
医疗美容
郎阴穴
- 穴位
郎阴,经外奇穴名。出自《福州民间针灸经验录》。位于臀部,平第2骶椎棘突两旁3寸处,左右计2穴。浅层布有臀上皮神经和臀中皮神经,深层有臀上神经。主治吐血不止、食不消、腹坚急、二便闭、腰神经痛、股神经痛等。直刺1-2.5寸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痰喘穴
- 穴位
痰喘,经外奇穴名。出自《中国针灸学》。位于胸部,用绳从患者极泉穴量至乳中穴止,截去一半,以一端置极泉穴,一端向膻中穴斜引,绳尽处约对第四肋间处是穴,即膺窗穴外开1.8寸处,左右计2穴。浅层布有第3肋间神经外侧皮支,深层有胸内、外侧神经的分支。主治痰喘、肺气肿、喘息、咳嗽、胸满等。斜刺0.5-1寸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风岩穴
- 穴位
风岩,经外奇穴名。出自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》。位于颈部,胸锁乳突肌之后缘,耳垂与后发际中点联线中点前0.5寸处。浅层布有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,深层有枕大神经。主治精神病、癫狂、脏燥、失眠、头痛、高血压、神经衰弱等。直刺0.5-0.8寸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内阳池穴
- 穴位
内阳池,经外奇穴名。出自《经外奇穴治疗诀》。位于前臂屈侧正中线,腕横纹上1寸,即心包经大陵穴上1寸处,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腕肌腱之间,左右计2穴。浅层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,前臂外侧皮神经的分支,深层在有正中神经,在前臂骨间膜的前方有骨间前神经。主治口疮、口腔炎、咽喉痛、鹅掌风、小儿惊风等。为糖尿病专用穴反射点。直刺0.5-1寸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肋罅穴
- 穴位
肋罅,经外奇穴名。出自《千金翼方》。位于胸侧部,从左右乳头外侧旁开4寸之肋骨间是穴,左右共2穴。浅层布有第4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和胸腹壁静脉的属支,深层有胸长神经的分支和胸背动、静脉的分支或属支。主治五尸、胸膜炎、腹膜炎、肋间神经痛、胁肋痛、痨瘵、咳嗽等。斜刺0.3-0.5寸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六华穴
- 穴位
六华,经外奇穴名。出自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》。位于背部,约在第1、3、5胸椎棘突下凹陷,后正中线旁开1.2寸左右,左右计6穴。浅层布有第1-6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肋间后动、静脉背侧支内侧皮支,深层有第1-6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、静脉背侧支的分支等。主治虚弱羸痩、骨节疼痛、盗汗咳嗽等。斜刺0.3-0.6寸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接骨穴
- 穴位
接骨,经外奇穴名。出自现代《中国针灸穴》。别名接脊。位于背部正中线第12胸椎棘突下陷中,即脊中穴下方取之,计1穴。浅层布有第12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,深层有第12胸神经后支的分支。主治食欲不振、急、慢性胃炎、胃痉挛、肠疝痛、脱肛、小儿痢下赤白、小儿急、慢惊风、癫痫、腰背痛、消化不良、呕吐、腹胀、腹泻等。斜刺0.5-1寸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承命穴
- 穴位
承命,经外奇穴名。出自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位于小腿远端内侧,内踝上缘上2.5寸,跟腱前缘处,当肾经太溪穴直上3寸处,左右共计2穴。有比目鱼肌,屈指长肌,分布小腿内侧皮神经,深层有胫神经,血管为胫后动静脉,大隐静脉。主治癫痫、精神病、下肢浮肿等。直刺1-1.5寸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股内肌运动点穴
- 穴位
股内肌运动点,经外奇穴名。出自《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》。位于大腿前面,髌骨内缘与耻骨结节连线的下1/4点。有股内侧肌,深面有股动脉的肌支,布有股神经的肌支和前皮支。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等。直刺1-1.5寸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股外肌运动点穴
- 穴位
股外肌运动点,经外奇穴名。出自《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》。位于大腿伸侧,髂前上棘和髌骨上缘中点连线下1/3点,外开1.5寸(或2横指)处,左右计2穴。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(膝关节过度伸展、膝关节挛缩)等。直刺1-1.5寸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上一页
94
95
96
97
98
99
100
下一页
前往
页
确定
网站地图
Copyright © www.baidu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.
闽ICP备2023008180号-1
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