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512药品信息查询平台
首页
疾病
症状
医院
医生
中药材
更多
保健品
化妆品
方剂
药膳食疗
针灸穴位
术语
典籍
古代医家
医疗美容
脾耳穴
- 穴位
脾耳穴,耳穴名。位于BD线下方,耳甲腔的后上方,肝穴的下方,在肝硬化肿大区与血液点穴之间,耳轮脚消失的部分上后方的下缘处,即耳甲13区。主治缺铁性贫血、脉管炎、无脉症、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急性胃炎、慢性胃炎、胃溃疡、胃下垂、胃窦炎、胃神经官能症、急性肝炎慢性肝炎、门静脉高压症、脱肛、崩漏、遗尿、出血症、肌肉无力、肌肉萎缩、风湿性肌肉痛,腱鞘炎、咳嗽、喘息、痰鸣、气管炎、肺结核、痔、湿疹、霰粒肿、麦粒肿。针刺0.1-0.2寸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耳上二穴
- 穴位
耳上二穴,组合穴名。由耳上发际和耳上二穴组合而成。耳上发际位于头颞部,耳廓缘之最高点直上方发际处。耳上位于头颞部,卷耳后耳尖直上三横指处。主治暴癫。针0.1-0.3寸。灸3-7壮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肺平耳穴
- 穴位
肺平耳穴,耳穴名。位于耳壳内侧面,耳舟隆起下段,折耳向前,耳舟隆起尖端至耳舟隆起下端,与耳垂交界处,折为四等分,下四分之一点偏内侧,即位于背痛2穴至上腹穴连线的中间,腰痛穴内上方,与耳轮脚后沟末端相平处。主治咳嗽、喘息、哮喘、气管炎、皮肤瘙痒症等。为诊断气管炎、哮喘的参考穴。可用毫针法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鼻环穴
- 穴位
鼻环,经外奇穴名。出自《刺疔捷法》。别名膝胫。位于面鼻部,鼻翼向外凸起之最高点与面部相接处。有面动、静脉及眶下动、静脉分支,布有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丛。主治酒齄鼻、疔疮、颜面组织炎。平刺0.3-0.5寸,或三棱针点刺出血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胸乡穴
- 穴位
胸乡,经穴名。出自《针灸甲乙经》 。属足太阴脾经。位于胸部,第3肋间隙,前正中线旁开6寸。在第3肋间隙,胸大肌、胸小肌外缘,前锯肌中,下层为肋间内、外肌,有胸外侧动、静脉,第3肋间动、静脉,布有第3肋间神经。主治胸胁胀痛。斜刺或向外平刺0.5-0.8寸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屏间前耳穴
- 穴位
屏间前耳穴,耳穴名。别名目₁,青光。位于屏间切迹前方耳屏最下部,即耳屏2区下缘处。主治鼻咽炎、口腔炎、上颌炎、青光眼、麦粒肿、红眼病、视网膜炎、虹膜睫状体炎、假性近视、视神经萎缩等。针0.1-0.2寸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三焦耳穴
- 穴位
三焦耳穴,耳穴名。位于耳甲腔底部,外耳门后下,肺与内分泌区之间,内分泌穴上方,在心穴至止血4穴连线的中间处,即耳甲17区。主治便秘、腹胀、肠鸣、腹痛、消化不良、泄泻、急性阑尾炎、慢性阑尾炎、急性肾炎、慢性肾炎、膀胱炎、乳糜尿、血小板减少、转氨酶增高、高脂血症、血管疲挛、偏头痛、肋间神经痛、外踝前侧痛、手腕外侧痛等。针刺0.1-0.2寸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曲尺穴
- 穴位
曲尺穴,经外奇穴名。出自《医心方》。位于足背内侧,内踝前下方,当胫骨前肌腱与长伸肌腱之间凹陷处,即在足厥阴肝经中封穴上方,左右计2穴。主治少腹疼痛、遗精、疝气、膨胀、绕脐痛、腰痛等。直刺0.3-0.5寸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言语二区
- 穴位
言语二区,头针刺激区。位于头部,自顶骨结节后下2厘米处为起点,向后下划一与前后正中线相平行,3厘米长的直线即为本区,相当于顶叶的角回部在头皮上的投影。布有枕大神经的分支。主治命名性失语症、失读症等。平刺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大钟穴
- 穴位
大钟,经穴名。出自《灵枢·经脉》。属足少阴肾经。位于足内侧,内踝后下方,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。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、胫神经的跟骨内侧支,及腔后动脉跟内侧支。主治痴呆、癃闭、遗尿、便秘、月经不调、咳血、气喘、腰脊强痛、足跟痛等。直刺0.3-0.5寸。
临床运用 -
功能作用 -
名词释义 -
定位 -
相关论述 -
上一页
41
42
43
44
45
46
47
下一页
前往
页
确定
网站地图
Copyright © www.baidu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.
闽ICP备2023008180号-1
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